首页

女王sm电影免费网站

时间:2025-05-29 23:01:03 作者:“劳模”长三乙火箭首次为中国小行星探测“搭天梯” 浏览量:21757

  中新网西昌5月29日电 题:“劳模”长三乙火箭首次为中国小行星探测“搭天梯”

  记者 马帅莎

  5月29日凌晨,长征三号乙运载火箭(以下简称“长三乙火箭”)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点火起飞,随后将天问二号探测器精准送入预定轨道,顺利跑完中国小行星探测与采样返回之旅“第一棒”。

5月29日1时31分,我国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用长征三号乙Y110运载火箭,成功将行星探测工程天问二号探测器发射升空。白国龙 摄

  长三乙火箭是中国宇航发射次数最多的单一型号运载火箭。此次任务是长三乙火箭第109次飞行,也是其首次挑战地球逃逸轨道发射。

  地球逃逸轨道高度高,火箭挣脱地心引力束缚所需的能量就更多,速度也更快。此外,发射窗口窄,入轨精度要求高,分离速度误差控制严……发射难关一项又一项,“劳模”长三乙火箭如何跨越重重难关,为此次小行星探测与采样返回之旅“搭天梯”?

  力气足:5.55吨运力精准匹配

  长三乙火箭由中国航天科技集团一院抓总研制,是一款高轨道大推力运载火箭,主要用于发射地球同步转移轨道卫星,亦可进行一箭多星发射或其他轨道卫星的发射。

  作为中国高轨主力运载火箭,该型火箭是“金牌火箭”长征三号甲系列运载火箭“三兄弟”中“力气最大”的,特别是2020年实施“双提升”工程后,火箭运载能力和可靠性进一步提升,其地球同步转移轨道运载能力提升至5.55吨,与天问二号探测器质量要求更贴合,成为本次任务的“最优解”。

  飞得高:直达高轨,精准“投送”

  以往发射地球轨道范围内的载荷,火箭分离速度为第一宇宙速度,即每秒7.9千米。此次任务中,火箭分离时的速度需超过每秒11.2千米的第二宇宙速度,才能使天问二号探测器脱离地球引力,进入地球逃逸轨道。

  不仅如此,目标小行星体积小、质量小、引力弱、捕获难度大,这对火箭入轨精度提出更高要求。火箭入轨速度不仅要达到每秒11.2千米,每秒偏差也不能超过1米,否则可能造成探测器距离小行星百万公里的级差。

  火箭专家解释称,如果将火箭入轨比作投篮,这样的入轨精度,好比在上海投出一个篮球,要投中位于北京的篮筐,还要保证篮球入筐时的飞行角度和速度。

  为此,研制团队在采用迭代制导技术的基础上,还运用了末速修正技术,在分离前实时调整火箭速度、姿态等,确保探测器精准踏上深空之旅。

  靠得住:百战锤炼,飞行更可靠

  长三乙火箭是中国首个宇航发射次数突破100次的单型运载火箭。自1996年首飞以来,它托举“北斗”、“嫦娥”、风云卫星、天链卫星等“乘客”问鼎苍穹,保障了一系列国家重大工程的顺利实施。历经百战锤炼的长三乙火箭如今越飞越稳,成功率达到国际先进水平。

  早在2018年,天问二号发射任务就“花落”长三乙火箭。“火箭性能优化是一个持续的过程,执行其他发射任务的同时,长三乙火箭也在一发发积累中为发射天问二号探测器打下更好的基础。”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张亦朴说。

  谈到长三乙火箭长期稳定、可靠的表现,中国航天科技集团陈闽慷也表示,多年来,型号团队始终坚持不懈地进行技术创新与可靠性提升,大大提升了长三乙火箭的整体性能与竞争力,使其能够从容应对多样化的发射需求,为重大工程的顺利实施提供有力支撑与保障。(完)

展开全文
相关文章
阿根廷10月通胀率降至2.7%

为打造具身智能与公众互动的标杆性案例,俱乐部成立后的首个竞赛项目也在发布会上披露。由北京市经济和信息化局、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管委会指导,人形机器人马拉松比赛将于2025年亦庄半程马拉松期间同步举行,并面向全球机器人俱乐部征集人形机器人参赛,“天工”已确认明年参与。

《第八个嫌疑人》热映 林家栋坦言“内心戏最过瘾”

7月31日,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会同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国家统计局正式增设网络主播为国家新职业,这标志着网络主播的职业身份在“国家确定职业分类”上首次得以确立。人社部此前印发的《关于加强新职业培训工作的通知》指出,新职业从业者可以享受国家职业技能培训补贴和职业技能鉴定补贴等有关政策待遇,以及高技能人才与专业技术人才职业发展相关政策。

(经济观察)“5G+工业互联网”规模应用提速 升级版政策将出台

围棋女子团体决赛中,由吴依铭、於之莹、李赫、汪雨博组成的中国队战胜韩国队夺冠。比赛中,李赫五段战胜崔精九段,为中国队拿下关键胜利。赛后她表示,知道这盘棋对整个团队非常重要,自己下棋的时候就只想棋。

南京年轻人古装巡游过七夕

活动中,稻田拔河、背运大米、摸石头过河、稻田抓鸭比赛等系列赛事同时进行,随着哨声响起,“10支队伍”化身“运动达人”在绚烂的丰收画卷里接力赛跑、挥汗如雨。观众的加油声、喝彩声此起彼伏,满是丰收喜悦。

一图看懂政府工作报告

在28日的总结大会现场,海亮教育科技服务集团党委书记李莉对本次活动的交流展示情况、活动成果进行总结,“活动设置数字创作、计算思维、科创实践三大类项目,共计收到来自中国31个省级教育部门和学生网络报送的超6000件优秀作品,作品数量和质量有了明显提升”。

相关资讯
热门资讯